人类群星闪耀时
序言
历史大部分时候是个编年史家。他冷漠而持久地穿针引线,将那根巨大的历经千年的链条环环相连,因为所有的巅峰时刻需要绸缪,所有非凡之事需要酝酿。一个民族,总是上百万人中才涌现出一位天才。世界总是在荒疏了漫长的无谓时光后,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才悉数登场。
在历史作为一位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存在的地方,任何作家都休想超越他。
我们这个缺乏敬畏的时代
装备妥当的船
但哥伦布的天赋是狂热地相信那些他乐意相信的事。就像他相信,是他辉煌地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海路。
藏在箱子里的人
就在这生死攸关的瞬间,巴尔沃亚突然站了出来。他说,他同罗德里戈·德·巴斯蒂达斯首次出海时就熟悉了整个中美洲海岸。他记得,他们当时发现了一个名叫达连的地方,位于一条河畔,这条河里富含黄金。当地土著十分友好。大家应该去那里建立新殖民地,而不是返回那不幸的来处。马上,所有人都赞同巴尔沃亚的提议。他们按照他的指示,驶向巴拿马地峡的达连。在那里,他们先是屠杀土著,接着又在抢来的财产中发现了黄金。最后,这群暴徒在此安居,并感激地称这座新城为“圣玛利亚·德·拉·安蒂瓜·德·达连”。
危险的晋升
他试图迫使这群放荡之人遵守秩序和法律,但冒险家们信服的是真刀实剑,对舞文弄墨之流根本不屑一顾。很快,巴尔沃亚就成了这片殖民地真正的主人。恩西索为了保命不得不逃跑。
巴尔沃亚,这个从箱子里爬出来的人,现在成了这片殖民地的主人。但是成功并未让他感到惬意。他公开对国王造反,获得赦免的希望渺茫。更别说国王指派的总督因他的罪行而丧命。他知道,恩西索正逃往西班牙,在去指控他的路上。他的造反行径早晚有一天会受到法庭的裁决。不过西班牙毕竟十分遥远,在一条船穿越大洋再返回期间,他有大把的时间。他要以他的勇猛和机智来寻找物资,以便尽可能长久地稳固他篡夺的权力。他清楚,在那个时代,成功可以洗刷一切罪行,而向王室缴纳大量黄金,则会让任何刑事诉讼不了了之或缓期执行。因此必须先得到黄金。黄金就是权力!
拜访有权势的酋长,成为巴尔沃亚人生中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转折点。迄今为止,他还只不过是个胆大妄为、反叛王室的暴徒,是个必定要上绞架,或接受卡斯提法庭审判的罪犯。在柯马格莱宽敞的石房子里,他受到款待。柯马格莱的富有让他瞠目结舌。不等他索要,柯马格莱就主动送给来宾四千盎司的黄金。而就在这一刻,瞠目结舌的人换成了柯马格莱。这些他以崇高敬意款待的天朝之子,这些宛如神灵般威猛的外乡人,在瞥见金子的瞬间尊严扫地!他们像一群挣脱锁链的恶狗般大动干戈,扑向彼此。他们拳脚相加,相互谩骂、咆哮,每个人都拼命争夺属于自己的黄金。酋长吃惊而轻蔑地看着这场厮杀:尘世间说到底总是自然之子们诧异于文化人的作为。一捧黄色金属在文化人眼中,竟然比他们在文化中取得的精神和技术上的一切成就都更为珍贵。
如今,他终于觅得多年来梦寐以求的黄金国踪迹。先行者们曾寻遍南北东西一无所获,而现在,如果酋长的话属实,前往黄金国就只需几天路程。同时,这也证实了另一片大洋的存在。这是一片哥伦布、卡博特、科莱里阿尔,所有伟大的航海家都曾徒然寻找的大洋,发现它意味着发现了环绕地球的通道。第一位见到这片新大洋的人,第一位为祖国占领这片大洋的人,他的名字将在地球上永世流芳。巴尔沃亚完全清楚,要想赎清自己的罪责,获得永久的荣耀,他必须向这片大洋进军。他要成为第一个穿过巴拿马地峡、驶向“南海”,抵达印度的人。他要为西班牙王室占领新黄金国。在柯马格莱酋长家里的这一刻,决定了他的命运。从这一刻起,他机缘巧合的冒险家生涯有了跨越时代的崇高意义。
遁入不朽
人生中最大的幸事,莫过于在富于创造力的壮年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世人皆知,是他弄死了国王派来的合法总督,是他擅自赶跑了执法长官。假如判决结果是坐牢,而非上断头台,就已经对他足够仁慈。对那些有权势的朋友,他也无从指望,因为他自己已毫无权势。而他最好的说情人——黄金,对于赦免他的罪责来说,声音实在微弱。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能为他的放肆开罪,那就是更为放肆。如果他能在司法人员抵达前或在差役为他戴上镣铐前发现那另一片大洋和黄金国,他就能得救。在这有人居住的世界尽头,只有一种可能的逃亡方式,那就是以一种辉煌的方式逃亡,遁入不朽。
永恒时刻
西班牙征服者的性格和行为中混杂着难以解释的特质。他们一面在炽热的灵魂深处,以在那个年代唯有基督徒才具备的虔诚呼唤上帝,一面又以上帝之名书写耻辱而灭绝人性的历史。他们一面以勇气、牺牲精神和耐受力创造着神圣的英雄业绩,一面又以不知羞耻的方式尔虞我诈。他们以卑鄙铸造尊严,铸造伟大而真正值得称颂的历史使命感。这位在头天晚上,让恶狗将那些无辜又无助的、被捆绑的俘虏生吞活剥的巴尔沃亚——或许他还曾得意地抚摸恶狗那滴着新鲜人血的嘴唇——深知自己的行为对人类历史的意义。他要在决定性时刻摆出伟大而永载史册的姿态。他知道,9月25日将载入世界历史。这位非凡的西班牙人,将以他的激情告知世界这一艰巨而不可想象的冒险。他对自身使命的超越时代的意义心知肚明。
这时,巴尔沃亚命令队伍止步,谁都不许跟随他。因为这一刻,这个首次瞭望不为人知的大洋的一刻,他不想与任何人分享。作为横渡这世上最大的海洋大西洋的第一位西班牙人,第一位欧洲人,第一位基督徒,他要独享这一刻。这一时刻的伟大意义他了然于胸。他左手擎旗,右手举剑,孤寂的身影被阴暗的四周包围。他稳步高攀,丝毫不急,因为他已大功告成。只剩下几步路,越来越少的几步路……终于,他真正伫立于山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无垠的远方。山后边,紧挨着葱郁山坡的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金光粼粼的大海。这就是那片海,那片新海。那片陌生的迄今只存在于梦境中而从未被人亲眼所见的大海。多年以来,哥伦布和他所有的后来者徒劳寻找的大海。这就是那片波涛拍击美洲、印度和中国的传说中的大海。巴尔沃亚贪婪而陶醉地看着,自豪感和巨大的幸福感在胸中雀跃。他的双眼中——第一双欧洲人的双眼中,倒映出这片无垠的蔚蓝大海。
1513年9月25日这天,人类认识了地球上最后一片陌生的大洋。
黄金和珍珠
巴尔沃亚顺着酋长伸出的手望向远方。山峦消失在天际。这个甜软而富有魅力的词“毕鲁”立即铭刻在他的灵魂深处。他怦然心动。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意外收获的伟大启示。从柯马格莱那里获得的关于征服附近的大海的启示业已成真,他已找到满是珍珠的海滩。或许他还能再次成功,去发现和征服这个地球上的黄金国——印加帝国。
诸神鲜少赐福……
正是这个叛乱者,为西班牙朝廷做出了自发现美洲后最大的贡献并庆祝了他佩德拉里亚斯所期望的凯旋。对这样一个人,他现在当然不能像对待一个罪犯一样,把他送上断头台。他必须礼貌地问候他,真诚地祝贺他。但从这一刻起,巴尔沃亚已经输了。佩德拉里亚斯永远不会原谅这个独自完成这一本该属于他的事业的对手。这一成就带来的荣耀,必定随着岁月愈发熠熠生辉。为了不过早地激怒这里的殖民者,他必须隐藏起他对这位英雄的仇恨。
然而,命运即使对待他的宠儿也并非一直慷慨。诸神仅仅吝啬地成全这位凡人实现了一项不朽的事业。
拜占庭的沦陷
危在旦夕
年轻、冲动而野心勃勃的穆罕默德取代了他稳重的父亲,成为土耳其人的君主,这一消息令拜占庭人惊慌失措。他们已经通过上百名密探了解到,这位野心家发誓要将拜占庭这座世界古都据为己有。他虽然涉世不深,却已经在日夜绸缪如何实现这一计划。此外,所有消息还一致显示:这位土耳其新君主具备杰出的军事才干和外交才干。穆罕默德是个双面人:既虔诚又残忍,既热情又狠毒,既热爱艺术、学识渊博,能阅读拉丁文的恺撒著作或其他罗马人的传记,又野蛮而冷酷。他有着忧郁漂亮的眼睛,凌厉的鹰钩鼻。从他的外貌即可看出,他是位精力旺盛的劳作者,勇猛的战士和厚颜无耻的外交家。现在,穆罕默德身上所有危险的能量都聚集起来,用以实现一个理想:超越他的祖父巴耶塞特和他的父亲穆哈德的丰功伟绩,尽管他们曾以新土耳其帝国的军事霸权,史无前例地教训了欧洲。众所周知,穆罕默德首先要做的就是攻占拜占庭城——君士坦丁和尤斯提尼皇冠上最后的宝石。
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三的宝座犹如一件风中的外套,皇冠不过是命运的骰子。然而对于欧洲来说,恰恰因为拜占庭已被土耳其人团团包围,正因为它是历经千年文明的整个西方世界的圣地,它才是尊严的象征。唯有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共同保卫这块东方最后的、已经崩溃的堡垒,圣索菲亚大教堂才能作为信仰的圣殿和东罗马帝国基督教最辉煌的大教堂继续屹立不倒。
因为在东西两派教会之间,一条古老的神学沟壑依然存在。希腊正教憎恨罗马公教。希腊正教牧首拒绝承认罗马教皇。
和解的弥撒
12月的一天,盛大的两教和解庆典仪式在神圣的索菲亚教堂内隆重举行。人们今天很难在改建后的清真寺中感知,当年由大理石、马赛克和璀璨的珠宝装点的教堂多么金碧辉煌。君士坦丁十三在国中显贵的簇拥下现身。他要以皇帝的身份,成为这一永恒的和解仪式至高无上的见证人和担保人。巨大的教堂被无数蜡烛照得通亮。人满为患。祭台上,罗马教廷的特使伊斯多鲁斯和希腊正教牧首格列高利亲如兄弟般主持着弥撒。教皇的名字第一次在这座教堂里被提起;第一次,同时以拉丁文和希腊文咏唱的虔诚圣咏缭绕在不朽的主教堂穹顶。施匹利迪翁的圣体被和平的两派教士庄严地列队抬进来。东西两派的信仰看上去已经永久结合。在多年罪恶的争执后,欧洲的思想、西方的精神终于再次达成了一致。
然而在历史中,理智与和解的时刻向来短暂易逝。虔诚的共同祈祷之声仍旧响彻教堂,堂外的修士间内,渊博的修士盖纳蒂奥斯就在激烈地斥责那些讲拉丁语的人背叛了真正的信仰。刚刚由孱弱的理智撮合的和平统一,再次被狂热的信仰破坏。正如这位希腊修士并非真想屈尊一样,地中海另一端的朋友们也不想提供他们许诺的援助。他们虽然派去了几艘战船和几百名士兵,但随后,他们就任由拜占庭听从命运的安排。
战争开始
正在备战的独裁者直至备战结束都在散布和平,就像穆罕默德,他在加冕典礼上接见君士坦丁皇帝的使团时,曾说过极尽友善又宽慰人心的话。他公开郑重地向真主和先知们,向天使和《古兰经》承诺:他要忠实地履行和拜占庭皇帝缔结的条约。
对于暴君来说,条约又算得了什么?
1453年4月5日,一队望不到尽头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如同突发的洪水般出现在拜占庭城墙外的平原上。
在大本营的帅旗升起前,他先命人铺上祈祷的地毯。他裸足跪倒在地毯上,面朝麦加磕了三个头。他身后是一派盛大的场面。成千上万的随从朝同一方向磕头,以同样的节奏向真主祷告,祈求真主赐予他们力量和胜利。之后苏丹站起身来:谦卑者变成挑战者,真主的仆从变成统治者和战士。他的传令兵随即敲着锣,吹着号穿过整个营地宣告:“围攻拜占庭已经开始。”
城墙和火炮
这座双层乃至三层并行的城墙饰有箭垛炮口和垛墙,建有坚固的巨型方石塔楼,外围护城河。千年来,历代皇帝都曾翻修和补建。强大的“迪奥多西城墙”是牢不可破的象征。正如这座方石壁垒当年曾嘲笑过蛮族放肆的冲击和土耳其人的大举进攻一样,现在,它同样嘲笑着一切迄今发明的战争工具。撞城锤的冲击在它面前显得软弱无力,罗马式的攻城槌乃至新式野战炮和臼炮也对它无能为力。在欧洲,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拥有君士坦丁堡的“狄奥多西城墙”这样坚实而良好的护卫。
不惜任何代价——这样的决心本身就推动和激发创造力。
人类的意志再次让不可能之事成为可能。二十乃至三十件巨物就这样驶向拜占庭黑色的环状城墙。重炮队从此载入战争史册。东罗马皇帝的千年城墙和新苏丹的新火炮之间的战斗即将打响。
战舰翻山越岭
被围困的人群整整狂欢了一夜。这一夜,他们像做着有毒的甜梦一般,沉醉在幻想中,被希望冲昏了头脑。这个夜晚,他们相信,他们已经被营救,已经获得安全。他们梦想着日后每周都有新的船只和给养上岸,就像眼前这四艘船上的士兵和给养能幸运地着陆一样。欧洲没有忘记他们。他们已经在眼前的希望中看到,他们已经解围,而敌人已经气馁失败。
但穆罕默德也是个梦想家。毫无疑问,他是个有别于旁人,具备少见风格的梦想家。他懂得如何以意志实现梦想。正当那几艘大船错误地认为他们已安全地停靠在金角湾港时,穆罕默德却制订出一套非凡而大胆的新计划。在战争史上,他的这一计划足以与汉尼拔和拿破仑的计划相提并论。拜占庭就像他眼前一只得不到的金苹果:行动和进攻的重要障碍是深深凹陷的金角湾。这一盲肠形的海湾护卫着君士坦丁堡的一侧。侵入这一海湾并不可能,因为入口处,即穆罕默德承诺的中立区域,是热那亚人的聚居地加拉太,还有一条铁质警戒线,横拦着敌人的城池。他的船队无法从正面冲入海湾,只能从热那亚地区内部的水域出发,才有可能袭击基督徒的战舰。可是一支舰队如何抵达金角湾内部?难道不能在内海再造一支舰队?当然可以!只是这势必要耗上几个月的时间,而这位急切的梦想家已无法等待。
穆罕默德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打算让他的船队从无人的外海出发,穿过岬角,抵达金角湾内港。这一令人震惊的大胆想法——把上百条船拖过多山的岬角地带,听起来如此荒谬而不可实现,以致拜占庭人和加拉太的热那亚人不可能想到会有这样的战略部署,就像他们之前的罗马人和他们之后的奥地利人不会想到汉尼拔和拿破仑的人马能迅速地越过阿尔卑斯山一样。按常理,船队只能航行在水面,不可能翻越高山。然而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才是魔鬼般意志的真正标志。从这一标志中,人们总能认出一位嘲弄军事规则的军事天才。这些天才会在适当的时候以具有创造性的临场发挥取代循规蹈矩。于是,一场历史记载中无出其右的大规模行动开始了。
在所有伟大的军事行动中,决定性时刻总是出其不意,而天资不凡的穆罕默德在这方面尤其具备才干。他的计划无人察觉——“如果我的一根胡须知道了我的想法,我就拔了它”。这位天才曾如是说——一切都有序进行,当臼炮耀武扬威地轰炸城墙时,他的部署正在实施。4月22日晚,七十艘战船翻越山脉峡谷,穿过葡萄园、田野和森林,从一片海域抵达了另一片海域。次日清晨,拜占庭的居民以为在做梦:如同神灵派遣,一艘敌人的战船载着水兵,挂着三角旗,出现在他们以为无法接近的海湾中心。当他们还睡眼惺忪,想不通这一奇迹究竟如何发生时,军号和锣鼓已在迄今仍被保护的一侧城墙外嘶吼。
欧洲,救命!
5月3日半夜,港口的铁链被无声打开,冒险的小船轻轻滑动船桨,在夜色的掩映下驶出港口。看!小船竟奇迹般地从达达尼尔偷偷驶入爱琴海。超凡的勇气总能一如既往地麻痹敌人。穆罕默德考虑周全,唯独没想到一艘载着十二名勇士的小船居然以阿尔戈式的航行穿过了他的舰队。
但令人大失所望的是,爱琴海上没有一艘威尼斯帆船,没有任何备战的舰队。威尼斯和教皇都已将拜占庭遗忘。所有人都热衷教会政治而对信誉和盟约毫不在意。历史中,这样的悲剧总是不断上演:在必须集中力量保卫欧洲文明时,王侯们和政府却无法放下他们微不足道的纷争。对于热那亚来说,更重要的是无视威尼斯,而不是和威尼斯联手击退敌人。而对威尼斯方面来说亦是如此。海面空空如也。勇士们绝望地驾着他们可怜的小船,从一座岛屿驶向另一座岛屿。所有港口都被敌方占领,却没有一艘救援船只勇敢地行驶在战区。
既然被赋予了使命,他们就必须履行。他们的任务既然是探听消息,哪怕是坏消息,他们也必须把消息带回去。
总攻前夜
穆罕默德善于揣摩他人的心理,他深知如何最好地激发这十五万人的斗志。他作出了一个可怕的承诺,并于日后以他的荣誉和耻辱完全兑现了这一承诺。他的传令官敲锣打鼓地宣布:“穆罕默德以真主的名义,以穆圣和四千先知的名义发誓,以他父亲,穆哈德苏丹的亡灵和他孩子们的头颅,以他的佩剑担保:他的士兵们可以在攻陷城池后,肆无忌惮地掠夺三天。所有城墙内的一切:家具和财物,首饰和珠宝,钱币和金银,男人,女人,孩子,一切都属于得胜的士兵。而他自己则放弃所有这一切。他只要得到征服东罗马帝国最后堡垒的荣耀。”
听到这通野蛮的宣告后,士兵们顿时热血沸腾。他们叫喊着“真主,真主”,声音犹如咆哮的风暴,席卷了颤抖中的城池。“抢,抢!”这个字成了战斗口号,回荡在战鼓声中,随锣钹军号齐鸣。夜晚,整个营地胜似一片节庆的火海。城内的被困者心惊胆战地从城墙上看见平原和山丘上点亮了无数火炬。敌人们正在吹喇叭,吹哨子,敲锣打鼓地庆祝尚未到来的胜利,就像异教徒的祭祀仪式上,祭司们在残忍又疯狂地进献牺牲。可是到了半夜,所有的灯火却又在穆罕默德的命令下全部熄灭,千人的呐喊戛然而止。这种突如其来的肃静与漆黑,比灯火通明中的咆哮欢呼更具威慑力,更令人心惊胆寒。
被遗忘的凯尔卡门
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几个土耳其人从距离真正进攻处不远的漏洞百出的外城墙冲了进来。继续往内城墙冲击,他们还没这个勇气。他们正好奇而漫无目的地在内外城墙间四处闲逛时,却突然发现了内城墙的一扇小门,人称“凯尔卡门”。这扇门不可思议地被人疏忽着大敞四开。它其实只是一道小门,平安无事时,几道大门紧锁,它供行人通过。它并不具备军事意义,为此前夜激动的人们似乎忘记了它的存在。这几名土耳其近卫军此刻惊奇地发现,这扇位于坚固的防御工事中的小门正惬意地向他们大敞四开。他们先是以为这一定是个陷阱,因为这样的蠢行根本不会发生。一般情况下,每一道缺口,每一扇小窗,每扇门前都堆放着上千具尸体,油烧着火,矛枪会劈头盖脸地从天而降。而此刻,这里却像礼拜天一样平静,凯尔卡门大敞着,直通市中心。无论如何,这几个土耳其人马上叫来了增援,紧接着,整支部队完全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冲进了城内。
一个微小的疏忽,一扇被人遗忘的门,就这样决定了世界历史。
十字架倒下
大肆抢劫的同时,他们还进行了野蛮而毫无缘由的破坏。十字军当年同样恶意洗劫后残留的圣物和艺术品,被这群疯狂的胜利者砸得粉碎。昂贵的绘画被烧掉,神圣的雕像被敲碎,凝聚着千年智慧、保存着希腊思想和诗作的不朽财富——书籍被永久焚毁或肆意丢弃。人类将永远无法完全得知,在那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敞开的凯尔卡门带来了怎样的灾祸;也永远无从得知,在罗马、亚历山大和拜占庭的劫难中,人类精神世界的损失有多么巨大。
十字架倒下的巨响响彻教堂,也传到堂外遥远的远方。整个西方世界都在为这具十字架的倒下而震颤。噩耗很快传遍罗马、热那亚、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它像预言的惊雷般滚滚响遍法国和德国。欧洲人这才惊慌地意识到,由于他们昏庸的置若罔闻,这股难以阻挡的破坏力,竟从那座被人遗忘的不幸的凯尔卡门中闯了进来。这一暴行将上百年地遏制欧洲的势力。然而历史和人生一样,瞬间酿成的大错,即使用尽千年,也无法赎回倏然造成的损伤。
亨德尔的复活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无力地生活了四个月,而力量就是他的生命。他的右半身毫无知觉。他不能走,也不能写,不能用右手敲击哪怕一个琴键。他几乎不能说话。由于身体上那道可怕的撕裂,他的嘴唇斜歪着,只能含糊地吐出几个字。当朋友们为他演奏时,一丝光芒会闪过他的右眼,接着,他沉重而失控的身躯就会像发梦的病人般颤抖起来。他想打拍子,但四肢像被冻僵般僵硬,头脑和肌肉不听使唤。这位昔日孔武有力的男人感到自己就像被无助地密闭在一座无形的坟墓中。音乐一旦停止,他的眼皮就耷拉下来,他又像具尸体般躺到了床上。
就像地表下蕴藏着神秘的温泉,亨德尔僵硬的身躯中蕴藏着不可思议的力量:他的意志力、生命力。这些力量并未被毁灭性的打击撼动,它不想让他不朽的精神熄灭在必死的肉身中。这位巨人并不认输,他还要活,还要创作。而正是这种意志战胜了自然规律,创造了奇迹。
亨德尔的手颤抖地一页页翻着。是的,他已被唤醒,每句唱词都激发他的灵感,都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打动他。“上主这么说!”这难道不是说给他的?只说给他的?这难道不是那只将他推倒,又悲悯地将他从地上拉起的手?“他将净化你。”——是,这不是正发生在他身上。他心中的阴霾不是已经清除?光明已闯入他的心扉,这声音之光如此晶莹而纯洁。世上还有谁能像这位住在戈布萨尔的贫穷诗人詹尼斯一样,一笔笔创作出如此激励人心的文字,难道他不是这世上唯一体恤他困境的人?“为上主献祭”——是,在燃烧的内心中献祭的火焰已经点燃,它冲向天空,去呼应这神圣的召唤。而下一句也是说给他的,只说给他的!“以你那有力的声音呼唤吧”——哦!应该以震耳欲聋的长号、呼啸的合唱和如雷般的管风琴来宣告,就像太初之道,与神同在,唤醒那些仍在黑暗中绝望摸索的人。“看,黑暗笼罩大地。”黑暗依旧笼罩大地,人仍不认识救赎的福音。可是此刻的他已获得救赎。他几乎刚刚读完就已成竹在胸,无限虔诚而感恩地呼唤“神圣的领路人,伟大的主!”已成为音乐——是的,就该如此颂扬神圣的上主。他指引人并实在地将和平赐予人破碎的心灵!“因为上主的天使走向他们!”是的,闪动银色羽翼的天使降临他的房间,抚慰他,拯救他。这成千上万欢呼庆祝和感谢的声音只在他一人心中歌唱,赞美:“光荣归于主!”
泪水模糊了亨德尔的双眼,巨大的激情充满他的身心。虽然清唱剧的第三部分尚有几页仍未读完,但“哈利路亚,哈利路亚”之后,他已无法继续阅读下去。音节充满他,在他内心欢呼着,沸腾着,像熊熊烈焰般灼痛他,几乎要喷涌而出。啊!音乐在怎样冲撞他的心,跃跃欲试着要一飞归天。亨德尔迅速抓起笔,神奇而疾速地一行行记下音符。就像一艘船,狂风灌满了风帆,他无法停笔,不断向前。寂静的夜笼罩着四周,缄默的城市潮湿黯淡。但他的内心却充满光明,无声的音乐齐声轰鸣,响彻了房间的每个角落!
在这些日子里,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不分昼夜,忘记时间,完全生活在由旋律和节奏组成的世界中,被心灵深处的风暴席卷。这神圣的湍流愈急迫,作品也就愈接近尾声。他成了自己的囚徒,只能踏着节奏的步伐丈量室内自设的地牢。他唱着,弹着羽管键琴,接着又坐下来,不停地写着,直至手指火辣辣地疼痛。有生之年,他还从未被这样的创作欲侵袭,也从未在音乐中经历过这般重负。
1742年4月7日是最后一次彩排的日子。只有两个主教堂合唱团成员的一些亲属允许旁听。为了节省,费舍阿姆布勒大街的音乐厅里灯光微弱。空落的座椅上稀疏坐着些准备倾听伦敦大师新作的人们。宽敞的音乐厅内昏暗而阴冷。但很快发生了一桩奇事,合唱刚由高亢转入低鸣,散座四处的人们就情不自禁地聚在一起,渐渐形成了一片黑压压的倾听和惊叹的人群。这种前所未有的音乐冲击对于单独一人来说太过强烈,它会将人冲走,摧毁。人们越靠越近,就像要用同一颗心倾听。就像一队虔诚的教徒,欣喜地倾听扑面而来的交织的声响中不断变化声音和形式的圣言!每个人都顺服在这种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和极乐中,被震摄,被袭卷。喜乐笼罩着他们,又渗透了每个人的身心。当“哈利路亚”第一次雷鸣般唱响时,一个人一跃而起,接着,其他人也跟着站起身来。他们似乎被一种力量攫起,无法稳坐。他们站着,好离上帝的声音更近,好向上帝表达仆人的肃然起敬。之后,他们走出教堂,挨家挨户地宣告,一部不曾存在的音乐杰作已经问世。于是整个城市沸腾了,人们兴致勃勃地期待着这部大师之作。
岁月渐渐夺走了他的力量,他的双臂不再灵活,双腿因痛风而痉挛,但他仍以不倦的灵魂创作着。最终,他双目失明。在他写《耶弗他》时,他的眼睛瞎了。可他却用失明的双眼,就像贝多芬用失聪的双耳一样不断地创作着,不知疲倦、不可战胜地创作着。他在世间的成功越大,他在上帝面前就越谦卑。
他躺在床上,嘴唇微动。他想在耶稣受难日那天死去,他喃喃自语。医生们吃惊得无法理解他,因为他们不知道,正是在耶稣受难日,4月13日那天,一只有力的手将他推倒在地。也正是那一天,《弥赛亚》公演。那一天,他心中死去的一切重新复活。而他希望在他复活的那天死去,以便在复活的信念中走向永生。
音乐的波涛缓缓地从他虚弱的身躯中将他的灵魂熄灭,并托举它升入缥缈之中。一浪接着一浪,音乐永恒地回响在天地之间。第二天,复活节的钟声仍未敲响,亨德尔那终有一死的肉身最终安息了。
一夜天才
鲁热根本无须作诗,无须创作,他只要为那些人们在这绝无仅有的日子里口口相传的话语押上韵,配上令人着迷的节奏和旋律,就能说出、表达出、唱出人民的心声。他根本无须谱曲,因为节奏和旋律透过紧闭的百叶窗回荡在大街上——反抗和战斗的节奏就在士兵行进的步伐中,嘹亮的号角中,火炮车的嘎嘎声中。或许他本人并未听到,他的双耳并未灵敏地去捕捉,但在这天赋降临到他那必朽的身躯中的唯一一夜,他却获得了节奏。旋律不断地驯服在跳动和欢呼的节拍中,驯服在全体国民的脉搏中。就像听从了陌生人的口授,鲁热愈来愈疾速地写下歌词,写下乐谱——风暴从未像此刻一般,席卷了他那原本狭隘的市井小民的心灵。一种并不属于他自己的亢奋与激情,一种神性的魔力,汇聚在这天赋爆发的瞬间,将这个可怜的半吊子音乐家像一枚炮弹般丢到了距离他自己十万八千里的地方。这枚炮弹闪耀着瞬间的光芒和夺目的火焰,直抵群星。一夜之间,上尉鲁热·德·利勒跻身于不朽者之列:最初从街头报刊的呼声中汲取的创造性的唱词,升华为永恒的诗节,一如那世代传颂的旋律。
黎明之前,这首不朽的歌曲已圆满完成。鲁热熄了灯,一头栽倒在床上。一种他自己也不认识的东西,令他的头脑从未像刚才那般清澈,又不知是什么东西,令他现在疲惫不堪。他像个死人般沉沉睡去。而事实正是如此,创造者和诗人的天赋在他身上重又陷入死寂。桌子上的作品,一个神圣地飘然而来的奇迹已经脱离了他这个沉睡的人。它被创作得如此迅速,词曲的结合如此完美,在各国历史上,几乎找不到第二首歌可以和它媲美。
向来,人们极少能迅速领会同时代中一个人或一部作品的伟大。
“社交界相当满意。”——这句话在今天看来十分冷漠。但这种仅有的好印象和随性的赞许完全可以理解,因为首演时的《马赛曲》尚未真正显示它的力量。它不是为抒情男高音创作的演唱作品,也不适合某位歌手在小资产阶级沙龙里,夹在浪漫曲和意大利咏叹调之间演唱。《马赛曲》是一首节奏强劲有力、激昂活跃的战歌。“公民们,武装起来!”应当唱向民众,唱向人群,而真正的配器应当是叮当的武器声、嘹亮的号角声和部队行进的脚步声。它不是为那些正襟危坐的欣赏者,而是为拥有共同志向,准备共同战斗的人而作。它不适合女高音,也不适合男高音,它是为千人合唱而作。它是一首杰出的进行曲、凯旋曲、挽歌,祖国颂,是全体人民的国歌。这种首先自人民中诞生的激情,赋予了鲁热的这首歌鼓舞人心的力量。只是这首歌尚未流传,歌词尚未引起神奇的反响,旋律尚未触及民众的灵魂,军人还不认识这首军歌,他们的凯旋之歌,革命还不知晓自己已经拥有了这样一首不朽的战歌。
然而一部作品与生俱来的力量却从不会被长久地埋没或封存。艺术作品可能会在时光中被人遗忘,可能会遭遇被禁或被遗弃,但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总会战胜暂时的因素。
当马赛人和巴黎民众唱着他的歌,攻打杜伊勒里宫、罢免国王时,鲁热·德·利勒已经对革命感到厌倦。他拒绝为共和国效忠,宁愿放弃职务也不愿再伺候雅各宾派。歌词中的“热爱自由”对于这个生性正直的人来说绝非空话:他对国民议会中的新暴君和独裁者极度憎恶,就像他仇恨国界对面加冕的国王和皇帝们一样。当他的朋友,委托他创作《马赛曲》的迪特里希市长,当《马赛曲》所奉献的吕克内将军,当该曲首演那晚在场的所有军官和贵族们被一一送上断头台,他公开向罗伯斯庇尔的福利委员会表达了他的愤怒。很快,更为荒诞的事情发生了,革命诗人被捕,成了反革命,法庭指控他犯有叛国罪。直至热月九日,监狱的大门因罗伯斯庇尔的下台而被敞开,法国大革命才免于蒙受奇耻大辱:将创作不朽革命歌曲的诗人送交“国家的镰刀”。
他就像生活在坟墓中一般,偷听着那首不朽之歌的命运。在他有生之年,《马赛曲》伴随胜利的军队攻入欧洲的所有国家。拿破仑刚登上皇位,就将这首过于革命化的歌曲从所有节目单中取消。波旁王朝的后裔更是完全禁止了这首歌。直至三十多年后,1830年的七月革命爆发,他的颂词、他的旋律得以重新以旧日的力量再次在巴黎的街垒中复活,市民国王路易·菲利普将他视为诗人,颁给他一小笔养老金,鲁热这位愤世嫉俗的老人才有些惊讶,原来还有人记得他的歌!这位生死不明、被人遗忘之人像做了场梦。但这只是一丝惨淡的记忆而已。1836年,当七十六岁的鲁热于舒瓦齐勒罗瓦去世时,已经没人知道他的名字。时代在前进: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马赛曲》成了国歌。战斗的歌声再次唱响在法国所有的战线。渺小的上尉鲁热的遗体,和渺小的中尉拿破仑一样,被安葬在巴黎荣誉军人教堂。这位创作了不朽之歌的无名的创作者,最终安眠在令他失望的祖国的荣誉墓地,尽管他只在那唯一的一夜中,是位诗人。
决战滑铁卢
命运渴望强者和暴君。多年来对这几个人:恺撒、亚历山大、拿破仑,奴颜卑膝地百依百顺。因为命运无以抗拒地热爱着这些和它相像的不可捉摸的生灵。
然而在一些极为罕见的瞬间,命运也会因为情绪特殊,将自己抛向一些平庸之辈。在人类历史中,最令人惊奇的时刻是命运之线瞬间落入一位卑微之人手中。这些人被风暴般委以重任,与其说是他们的幸运,毋宁说让他们恐慌。在英雄世界的游戏里,这些鼠辈几乎总是颤抖着将抛来的天命撒手奉还。因为他们极少能抓住机遇,控制机遇,随之攀升。而伟大的时刻只是瞬间降临到他们身上,一旦错过时机,命运将决不二次恩惠。
格鲁希
格鲁希是个中等资质之人。规矩诚实,老实可靠。曾多次担任骑兵队长,但也只是骑兵队长而已。他不是穆拉特那样的狂暴斗士,也并非圣西尔和贝尔蒂埃那样的谋略家,更不是内伊那样的英雄。没有战斗的胸铠装点他的胸膛,也没有神话粉饰他的形象。在拿破仑的英雄传奇中,他从未因显著的功绩赢得过任何荣誉和地位,却在日后因为不幸和厄运而闻名于世。二十年来,他参加过所有战役:从西班牙到俄国,从尼德兰到意大利。他缓慢地一步步升为元帅,不是没有功劳,而是没有突出的功绩。奥地利人的子弹、埃及的烈日、阿拉伯人的匕首及俄国的严寒总是夺走他前任的性命——德塞克斯在马伦戈、克莱贝尔在开罗、拉纳在瓦格拉姆的牺牲是他向上爬的阶梯。他的升迁不是一步登天,而是参战二十年来的顺理成章。
滑铁卢的上午
这一战役虽被后人无数次描写,但读者却对阅读这一令人激动的转折时刻从不厌倦。时而读瓦尔特·斯科特的伟大篇章,时而读司汤达的战争插曲。无论近看还是远观,无论从统帅的山头上看,还是从盔甲骑兵的马鞍上看,这次伟大的战役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是一部紧张刺激的具有戏剧性的不断变换于恐惧与希望之间的艺术杰作,并突然以一场巨大的灾难收场。它是悲剧的典范。欧洲的命运系在拿破仑的命运上。拿破仑的存在犹如精彩的焰火,像一枚华丽的炮弹,在骤然跌落、永恒熄灭前再次冲上云端。
创造世界史的瞬间
格鲁希思考了一秒。这一秒造就了他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他在瓦尔海姆的这家农舍里的瞬间决定,决定了整个十九世纪的命运。而这一关键决定却出自他这样一个迂腐平庸之人的口中——多么不幸!这一秒钟掌握在一双紧张地攥着皇帝命令的手中。假如在这一秒中,格鲁希能勇敢、果断,能不愚忠于皇帝的命令,而是相信自己、相信显而易见的征兆,法国就能得救。可惜这个屈从之人只会听命于一纸公文,而听不见命运的召唤。
决战
他的帝国、他的时代、他的命运都已走到尽头:一个小人物,一个卑微者的怯懦,毁了他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勇士二十年英雄生涯所创建的一切。
尘埃落定
打破这一僵局的恐怕是他们最终在瓦弗一带撞上了一队普鲁士士兵,布吕歇尔的后卫队。于是这群迫不及待投入战斗的人立即一窝蜂似的冲向普军的防御工事。热拉尔冲在最前头,就像被不祥的预感驱使着奔向死亡,他随即被一颗子弹撂倒在地:这个最爱表达意见的人永远闭上了嘴。夜已深,格鲁希的部队占领了村庄。但他们似乎感到,战胜这支后卫队毫无意义。因为战场的那一方寂静无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安静,可怕的和平,阴郁而死一般的沉默。所有人都宁愿听见轰隆的炮声,也不愿身处这种备受折磨的不知所措中。决战,滑铁卢之战必定已经一决高下,格鲁希这时才(为时已晚!)收到拿破仑写来的要求增援的信。这场巨大的战役已决出胜负,但谁是胜者?
格鲁希,这个在尚不明朗的紧要关头拒绝做出决定的顺从而怯懦的拿破仑下属,现在要在危机逼近时成为一名男子汉甚至英雄。他马上召集军官们——眼中噙着愤怒和悲伤的泪——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他为自己的迟疑辩解,又带着惋惜地做了自我检讨。军官们昨天还对他面露愠色,现在都默默地听着。每个人此刻都可以埋怨他或自吹自擂:假如按照自己的判断行动该多好。但没人胆敢或愿意这么做。他们沉默着,沉默着。他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悲哀弄得哑口无言。
错失关键一秒的格鲁希此时——只是太晚——表现出一个军人的全部力量。他的伟大美德:谨慎、精明、周全和责任心在他恢复自信,不再拘泥于一纸公文后一览无遗。重兵包围之下,他的指挥堪称卓绝——未失一兵一卒,未失一门火炮就突破重围。他要去挽救法兰西,挽救帝国的最后一支军队。但当他抵达时,皇帝已经不在,没有人感激他,也没有敌人向他们冲来。他们来得太晚了,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在外人看来,格鲁希在往后的日子里仍获得了升迁。他被任命为总司令,成为法国贵族院议员,并且在每一个职务上都表现出男子气概,但这一切都无法赎回那失去的瞬间,那本该令他成为命运的主人,他却永远失去的瞬间。
尘世间,这样的瞬间极少光顾。而当它降临到一个不恰当的人身上时,这人并不懂得如何利用它。于是,这一伟大的瞬间进行了可怕的复仇。一切市民的美德:谨慎,顺从,勤勉,深思熟虑,在天命降临的烈焰中化为乌有,百无一用。这一刻需要天才。它蔑视地将胆怯之人一把推开并将天才一举锻造为不朽的丰碑。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命运,它高举勇者,以火热的双臂将英雄们举向天国。
马琳巴德哀歌
在随后驶向魏玛的整个途中,无论行驶,还是歇息,他都这样匆匆写着。第二天,刚一抵达茨沃陶,他就在哈腾堡宫内奋笔疾书,之后在艾格尔和珀斯内克也是如此。他每到一处都赶紧记下他在车上酝酿的诗文。日记中,他扼要地记录道:9月6日,构思诗句;9月7日,周日,继续写诗;9月12日,途中再次修订诗文。这首名曰《马琳巴德哀歌》的作品在目的地魏玛已经完成。它意味深长、发自肺腑,举足轻重。它是晚年歌德挚爱的作品,也是他对过去无畏的告别和他英雄般的新起点。
歌德曾在一次谈话中称这首诗为他的“内心日记”。或许在他的日常日记中,尚无一页记录能像这篇以悲怆地发问、悲怆地回响为诗的文件一样,如此坦诚清晰地将他内心感受的发生和发展呈现在世人面前:没有哪一种他青年时代爆发的诗情曾如此直接地出自某一动机和事件。没有哪部作品能如这首“为我们预备的神妙的歌”一般,环环相扣,栩栩如生。这一深刻、成熟,散发着秋日光辉的歌德七十四岁的晚期作品,正如他在和艾克曼的对话中所说,是“激情巅峰的产物”。然而在形式上,它又兼具了高贵的节制:为此这最炽热的生命瞬间被刻画得既开放又神秘。百年后的今天,在他繁盛夺目的生命中,这一精彩篇章仍未枯萎暗淡。在未来的世纪里,9月5日这重要的一天也将保存在德国后代的记忆和情感中。
直至车轮滚动起来时,这位大预言家才感觉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件非凡之事已经终结。不过在最黑暗的时刻,上帝这位古老的安慰者,痛苦永恒的伴侣却如期而至:天才歌德无法获得尘世间的安慰,已痛苦到无以复加,只好呼唤上帝!正如以往,他总是从现实世界逃向诗歌的世界。这位七十四岁的诗人最后一次怀着神妙的感激之心,以他四十年前为塔索写下的诗行作为题词,献给了他最后的恩典,表达了他对再次经历爱情的震惊:
平日里内敛的诗人从未创作过类似的诗篇。年少时他就懂得隐藏情感,成年后亦知节制。他通常只以影射、隐喻和象征来吐露深藏内心的秘密。现在他已成为老翁,却初次尽情释放心怀。五十年来,对于这位内心丰沛的伟大抒情诗人来说,他的生活或许从未像这不朽的篇章一样,像这一重要的转折时刻一样生机勃勃。
在两种感情的天体间,在最后的渴念和最后的断念间,在情欲的起始和创作的完满间,1823年的9月5日那告别卡尔斯巴德,告别爱的一天,是他情感的巅峰。他内心经过这一难忘时刻的转变,从令人震惊的悲叹步入永恒的宁静。我们可以说,这个日子值得纪念。德国诗歌中从此再也没有描写这种感性的伟大时刻的诗歌,像这首强大的哀歌般澎湃着鸿蒙之声。
发现黄金国
淘金热
数量庞大的商队和各种种族,说不同语言的人们横跨美洲大陆,来到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的土地上挖掘黄金,就像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样。圣弗兰西斯科,这片政府担保属于苏特尔的土地,以梦幻般的速度成长为一座城市。陌生人之间互相买卖着土地。而苏特尔的王国新黑尔维提安,却在黄金国和加利福尼亚这些富有魔力的字眼面前消失无踪。
诉讼
1855年3月15日,判决终于公布。加利福尼亚的最高长官,刚正不阿的法官汤普森宣判,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的权益不容侵犯。他对土地的要求完全合法。
这一天,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的目的达到了。他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结局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不,他依然不是。他成了世界上最贫穷的乞丐,最不幸、最悲惨的人。命运再次凶残地打击了他,而这次他将永世不得翻身。圣弗兰西斯科和整个加利福尼亚州的人得知这一判决结果后掀起了风暴。成千上万感到自己的财产受到威胁的人和街上那些一贯以抢劫为生的无赖流氓一齐冲进法庭,一把火烧了它。他们还到处寻找法官,要私刑处死他。为了洗劫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的财产,他们结成浩荡的一队。苏特尔的长子在强盗们的包围下开枪自尽,二儿子也被凶残地谋杀。小儿子虽然得以脱身,却在回家的路上淹死。整个新黑尔维提安被一片火海包围。苏特尔的全部农庄均被烧毁,他的葡萄藤被践踏得惨不忍睹,他的家具、收藏和钱财被洗劫一空。他的财富在这些人残暴的愤怒中化为乌有,就连他自己也差点送命。
就这样,华盛顿法院的门前,一位衣衫褴褛精神恍惚的老人徘徊了二十五年。所有法院里的人都认识这位穿着肮脏的外套和一双破鞋的“将军”。他要求得到亿元赔偿。总有些企图侵吞他养老金的律师、冒险家和滑头怂恿他重新上诉,而他自己其实并不想要钱。他憎恶黄金。是黄金令他一贫如洗,是黄金谋杀了他的三个儿子,毁了他的生活。他只是带着偏执的愤怒,想要得到属于他的权利。他去参议院申诉,去国会申诉。他信任各种声称愿意帮助他的人。这些人嘲弄他,为他穿上可笑的将军制服,就像为一匹马套上龙头。他们带着这个可怜的傀儡从一座官府走到另一座官府,拜访一个又一个议员。从1860年至1880年,他整整奔波了二十年,不幸地行乞了二十年。他日复一日地在国会大厦的楼下游荡,被所有的官员嘲笑,就连街上的小混混也戏弄他。他,令人生厌的世界上最富饶的土地的所有者——在这片本属于他的土地上,屹立着日新月异的富庶之国的第二大城市,但人们却只把等待留给他。1880年7月17日下午,他终因心脏病猝死在国会大厦的台阶上。人们抬走了他,一个死去的乞丐,怀里仍揣着诉状,要求按照世间的法律,确保他和他的继承者得到一笔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赔偿。
英雄的瞬间
在他永久安眠之前
贪婪地凝望头顶天空中的,
少许世间:
他看见教堂在晨曦中发光:
就像为了最后的晚餐
以绚丽的朝霞灼红它的外墙
他带着突如其来的幸福凝视教堂
就像凝视死亡背后那上帝的生命……
现在他们用黑夜蒙住他的双眼。
而他感到,
这一秒,这临终时刻,
所有逝去的往昔
再次冲撞他的灵魂:
他整个生命再次觉醒,
以一道道风景穿越他的胸膛。
苍白、无望而黯淡的童年,
父亲和母亲,兄弟和女人,
三段破碎的友谊,两杯欢娱,
一场浮华梦,几分屈辱;
逝去的青春画面
顺着每根血管火焰般翻滚再现,
他心灵深处再次感到他自己完全的存在,
直到他们将他
捆绑在刑柱上的头一秒。
接着,理智的阴影,
黑暗而沉重地
笼罩他的灵魂。
而这一秒
他感到,似乎有人向他走来,
他听见漆黑而无声的脚步,
近了,更近了,
仿佛那人将手按在了他的胸膛。
他心跳无力……更无力……乃至停止——
再过一分钟——它将永恒止息!
朝霞似怒放的玫瑰,
以虔诚的祈祷环抱它
发光的柱头;
以合十的手,
似神圣的剑,指向天际
那愉快的红云。
而上帝的圣殿
在教堂上方的曙光中辉煌地升起。
光的洪流
挥舞着热烈的波浪,
直达乐音缭绕的天堂。
一团团雾沼
升起浓烟,就像
所有尘世间沉重的负荷,
融入神圣的晨光。
从深渊中冲出不断强烈的声响,
万千种声音哀号着汇成合唱。
他平生第一次听见
人间全部的苦难,
人类灼痛的呻吟,
汹涌着响彻穹苍。
他看见,
唯有痛苦向上帝飘升,
潦倒的生活
带着沉重似铅的幸福
仍将其他人滞留在大地上。
在尘世苦难之歌
齐声哀号的波涛中,
天上的光却愈发明亮。
他知道,这一切、一切,
上帝将俯听,
祂的天堂已发出悲悯的巨响!
这时他跌倒一般跪下双膝,
他真切地感到整个世界
充满无尽的痛苦。
他身体抽搐,
口吐白沫,
而极乐的泪水
打湿了他的死囚服。
因为他感到,就在刚刚
他亲吻了死神苦涩的嘴,
他的心品尝了生的甜蜜,
他的灵魂遭受了折磨与酷刑。
他清楚
这一秒钟的他,
成为数千年前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位
祂。像祂一样,
自从经受了滚烫的死亡之吻
因为受难,而必须热爱生。
他的目光
异于方才,陷入内在的深思,
他颤抖的双唇上,挂着
卡拉马佐夫式的苦笑。
越洋的第一句话
新的节奏
数千年,乃至数十万年,自从被称为“人”的特殊物种登陆地球以来,尘世间还没有过什么别的东西比奔跑的马、滚动的车轮、摇橹的或扬帆的船更能高效地向前运行。我们称之为“世界史”的狭促而被人类意识光照的空间内,虽然存在着大量的科技进步,但在运动节奏方面却并无明显加速。华伦斯坦军队的行军速度不比恺撒大帝的罗马军团快。拿破仑的大军也不比成吉思汗的征战军更迅捷。纳尔逊的三杆战舰渡海的速度只略快于维金人的海盗船和腓尼基人的商船。拜伦爵士在他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中,每日行程的里数比奥维德的“诗歌流亡”只多几里。十八世纪歌德的旅行和使徒保罗在世纪初的旅途相比,舒适快捷程度不相上下。拿破仑时代和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国与国之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并没有改变。人类的意志依旧无法战胜物质的阻力。
真正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电力效应的最初成就。“电”就像海格力斯一样,是个巨人。它在摇篮中就推翻了迄今的一切定律,摧毁了一切行之有效的规则。我们这些后世之人永远无法理解前辈们在第一次体验到电报的速度时的惊讶和他们巨大的兴奋与热情。微小得几乎无法感知的电火花,昨天还在莱顿瓶中,只能伸出一寸长、最多伸到一个指关节处噼啪作响,今天就一下子拥有了恶魔般的力量:穿越国家,山峦和整片大陆。一个未经深思熟虑的想法,一纸墨迹未干的文书,瞬间就被千里之外的人们捕获、阅读和理解。振荡在细小的伏特电棒两极间那看不见的电流,能从一端到另一端,穿越整个世界。物理实验室中玩具般的机器,昨天才能通过玻璃片的摩擦吸几片纸片,今天就瞬间获得了高于人类肌肉几百万倍乃至几亿倍的力量和速度,传递消息,驱动车辆,以灯光照亮街道房屋,像精灵般在空气中浮荡。“电”的发现让空间和时间的关系发生了创世以来根本性的改变。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是1837年。这一年,被自然隔绝的人类通过电报首次同时获悉了彼此的经历。尽管学校的教科书中很少提及这一年——令人遗憾,编撰教科书的人始终认为战争或某位统帅、某个国家的获胜比人类共同的胜利更为重要。可是那一年对人类心理产生的广泛影响,在近代历史中尚无一日能与其相提并临。自从巴黎的人们同时知悉了阿姆斯特丹、莫斯科、那不勒斯和里斯本发生的事,世界被彻底改变了。人类只须再迈出最后一步,就能将世界上其他大洲也并入这伟大的联接中,建立起整个人类的共同意识。
一位名叫布莱特的工程师在后来布莱里奥首次驾驶飞机飞越海峡的位置,铺设了第一条电缆。但一个愚蠢的事故却阻碍了他的成功:布伦的一位渔夫以为自己钓到了一条巨型鳗鱼,将布莱特已经铺设好的电缆从大海中拽了出来。不过1851年11月13日的第二次电缆铺设最终获得了成功。从此欧洲连接了英国。欧洲成了真正的欧洲,用唯一的大脑和唯一的心脏经历着时代发生的一切。这一巨大成就只发生在短短几年之内——在人类历史中,十年和眨眼间又有何区别?——毫无疑问,它唤起了一代人的巨大勇气。人们尝试的一切都像梦幻般迅速获得圆满成功。
要想成就一个奇迹或一项伟业,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永远不可或缺:对这一奇迹深信不疑的人。执着者的天真和勇气,往往能富有创造性地促进学者们迟迟不决的计划。像大多数时候一样,这回也是一桩机缘巧合的事件,推动了一项宏伟事业的起步。
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人们几乎要说:幸亏!——既非技术人员,亦非专业人士。他对电力一窍不通,也从未见过电缆,然而这位富有冒险精神的美国传教士之子的骨子里中却充满了热烈的信念。在专业工程师吉斯伯恩纳仅仅指望他资助接通纽约和纽芬兰的电缆时,这位激情澎湃的年轻人已经更加富有远见卓识地提出:难道不该在连接完纽芬兰之后,再将一条海底电缆直通爱尔兰?于是以排除万难的坚定信念——这个人在几年内渡海往返于两大洲之间多达三十一次——他立即投入到工程之中。这一刻,他决定倾尽一切身家献身于这项事业中。决定性的火焰就此点燃。一个念头在事实上爆发出爆炸性的力量。一种全新的、奇迹般的电力和强烈而活跃的生命元素——人的意志,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一个人获得了毕生的使命,而这一使命,也找到了去实现它的人。
筹备
但人们甘愿冒险!几家工厂立即日以继夜地制造电缆。一个人魔鬼般的意志驱动着所有机轮滚滚向前。所有的铁矿铜矿都为这根电缆提供供给,整片森林里的橡胶树都流淌着乳胶汁,好让这条巨大的电缆包裹上古塔胶。再没有什么别的能比这一数据更能直观地说明工程之巨:电缆中长达三十六万七千英里的单条金属电线足够环绕地球十三圈。如果将它连成一条直线,它甚至可以将地球和月亮相连。自从建造巴别塔以来,人类还从未妄想过兴建如此宏大的工程。
第三次航行
然而坚韧且富于理想主义精神的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却并未动摇信念。什么都没有损失,他解释道,船上经受过考验的电缆足够用于再次的尝试。船队很快可以重组,船员已经就位。恰恰因为上次出发时遇到了非同寻常的飓风,现在才能指望接下来日子天气晴朗,风平浪静。只需要勇气,再次的勇气!要么再做最后的努力,要么永远失去机会。
股东们愈发犹豫不决面面相觑:难道他们要将最后一部分股份也托付给这个呆子?但独断的意志总能带领迟疑的人们继续向前。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终于促成了新的起航。1858年7月17日,第二次失败后的第五周,船队第三次离开了英国海港。
古老的经验再次得到证实:决定性事件几乎总是秘密地获得成功。第三次出航并未引起任何注意。没有帆船和小艇围绕在船队周围送出祝福,海滩上没有聚集欢送的人群,没有隆重的告别宴,没有致辞,也没有神父祈祷上帝保佑。就像一群海盗,船队悄无声息地驶离了港口。海面一片和谐。7月28日,船队驶离昆斯敦后的第十一天,“阿伽门农号”和“尼亚加拉号”在约定的时间抵达了大西洋中部的约定地点,开始了伟大的工程。一派奇异的景象——两艘船,船尾相对,之间由电缆的两端衔接。没有任何仪式,甚至船上的人也没有对这一工序表现出浓厚的兴致(他们已经厌倦了失败的尝试),两船之间那根由铁和铜制成的电缆徐徐沉入尚未被测垂和考察过的大西洋海底。接着,两艘船相致敬意,并以旗语告别,英国船驶向英国,美国船驶向美国。两条船向两方渐行渐远,在一望无际的大西洋上变成两个移动的黑点,唯有电缆将它们紧密相连——人类历史上,超越风浪、空间和距离的两艘船首次被无形的电流相接。每隔几小时,一艘船就通过深海信号向另一艘船通告它已经铺设的海里数;而每一次,另一艘船都会答复,它同样由于绝好的天气而铺设了同样多的电缆。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四天。8月5日,“尼亚加拉号”在铺设了不少于一千零三十海里电缆之后终于可以通报,现在,它抵达了纽芬兰的特里尼蒂海湾,看见了美洲海岸。“阿伽门农号”也传来捷报,它也同样在深海内铺设了一千海里电缆,看见了爱尔兰海岸。人类首次实现了从美洲到欧洲的跨越大陆的通话。不过当时知道这一消息的仅限于两艘船的木头船舱中的几百人。世界上的其他人早已遗忘了他们的冒险。无论在纽芬兰还是在爱尔兰,都没有人在海滩上等待他们:直至刚刚铺就的海底电缆和陆地上的电缆连接的瞬间,人类才获悉这一巨大的共同胜利的喜讯。
盛大的贺撒纳
第二天,也就是8月17日,报刊上纷纷以特大号标题刊登庆祝文章:“电缆传送成功”“人人欣喜若狂”“全城沸腾”“全人类欢庆的时刻到来”。这一胜利无与伦比:自从大地上的人类开始思考以来,居然有一种思想,能以自身的速度飞越大洋!
被钉十字架
人们并没有宽容地原谅此事,没有因为自己对一个人真诚的激情化为乌有而只是失落地冷眼相望。曾经被他们大肆赞美的电报突然失灵的传言并未得到证实,欢庆的热潮就化为凶险的愤怒,反扑向无罪的罪人,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他欺骗了整座城市,整个国家,欺骗了全世界。甚至有人宣称,他早就知道电报失灵,但出于私心,他放任人们为他庆祝,以便在这段时间内将他的股票高价抛出。更恶毒的诽谤不绝于耳,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有人武断地说,大西洋的电报根本就从来没有真正接通过,所有的信息都是伪造的骗术,甚至英国女王的越洋电报也是事先起草而根本不是通过大西洋的电缆传来。有传言说,从来没有一条越海的信息是真正清晰的,电报局官员们只是把猜测的电文拼凑成了虚构的电文。骇人听闻的事传得沸沸扬扬。怒气最盛的恰恰是昨天欢庆得最热烈的那群人。整个城市,整个国家都为他们过分激烈和鲁莽的热情而感到羞愧。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成了愤怒的牺牲品,昨日还被视为民族英雄,富兰克林的兄弟和哥伦布的后继者,现在却不得不像个强盗似的躲避他原先的朋友们和崇拜者。一天的工夫成就了一切,也毁灭了一切。损失如此巨大,简直始料不及。资金亏空,信誉破产,而那条没用的电缆,就像神话中环绕地球的巨蟒一般,静静地躺在看不见的大洋深处。
六年的沉寂
六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匆匆一瞬,但在“电力”这门年轻的学科中却仿似跨越了千年。每年甚至每个月都有新的发现。发电机越来越强劲,越来越精准,用途越来越广泛,仪器越来越精良。电报网络已经遍布各大洲的内陆,甚至已经越过地中海,连接了非洲和欧洲。年复一年,曾被视为异想天开的铺设横跨大西洋电缆的计划,已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魔幻色彩。再次尝试的时刻终将不可阻挡地到来,唯一缺少的只是一个能将这一旧计划注入新力量的人。
忽然间,这个人就出现了。你瞧,还是那个他,那个怀着同样信心和信念的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他从沉默的放逐和恶意的轻视中站了起来!第三十次,他横渡大西洋,出现在伦敦。他成功地再次筹措了六十万英镑的新资金,获准了旧的经营权。而这次,他梦寐以求的巨型货轮也已就位。机缘巧合,1865年,“伟大的东方人号”因建造得过于大胆超前,刚好闲置,可以供他使用。这艘由伊桑巴德·布鲁内尔建造的巨轮能承载两万两千吨货物,带有四个烟囱。两天之内,船就被买下并为远航装备停当。
以前难于实现的事现在变得轻而易举。1865年7月23日,巨轮装载着新电缆,驶离了泰晤士港。第一次试验失败。在抵达目的地的前两天,电缆不幸断裂,永远填不饱肚子的大西洋又吞噬了六十万英镑。但技术对实现这一计划的保障使得人们不至于为此气馁。1866年7月13日,“伟大的东方人号”第二次出海,终于获得了成功。从美洲传向欧洲的信号通过电缆,听上去清晰明确。几天之后,海中的旧电缆也被重新找到,于是两条电缆将新旧世界联为一体。昨日的奇迹对于今天来说,已经稀松平常。从这一刻起,整个地球跳动着同一颗心脏。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能同时从地球的一端听到、看到、了解到地球的另一端。人类以自身的创造力,变得像神一样无处不在。多么美好!倘若人类征服时间和空间的胜利,只为人类永久的结合效力!但愿人类不会一再被致命的妄想迷惑,去不断摧毁这宏伟的统一,以他战胜自然的力量和同样的手段,去毁灭自身。
逃向上苍
前言
托尔斯泰始终没有亲笔为悲剧的最后一幕画上句号。然而重要的是,他活出了最后一幕。1910年10月的最后几天,踌躇了二十五年的托尔斯泰最终获得了摆脱困境的决心:在数次富于戏剧性的辩驳之后,他终于离家出走。而他出走的正是时候,不久,他就神圣而安详地走向死亡,在肃穆中铸造和净化了自己一生的命运。
第一场
托尔斯泰(非常激动):我知道,你们甚至在你们的宣言中将你们的行动称为“神圣的行动”。一种召唤仇恨的神圣行动。但我不认识仇恨,也不想认识它,即使是仇恨那些对我们的人民犯下罪孽的人我也反对。因为恶人的灵魂不会比那些受难的人更为安宁——我怜悯他们,但我不恨他们。
托尔斯泰:暴力不可能建立符合道德的制度。暴力只能不可避免地催生暴力。你们一旦掌握了武器,你们将马上建立新的专制政体。你们不是摧毁专制,而是延续专制。
托尔斯泰(愤怒):一定比你们的暴力强。你们真的相信,你们的炸弹和左轮手枪能彻底消灭世上的邪恶?不,邪恶随后就会在你们自身发作。我再次告诉你们,为了信念去受难要比为了信念去屠杀好一百倍。
托尔斯泰(有些退缩。秘书这时快步走到学生面前,准备愤怒地斥责他们,但托尔斯泰已经冷静下来,将秘书轻轻推到一边):让他说!这位年轻人提出的问题是在拷问我的良心。很好……很好,非常必要。确实是必须回答的问题。我将试着诚实地回答您。(他向学生靠近着迈出一小步。迟疑片刻,打起精神,声音沙哑而低沉)您问我,为什么我不按照自己所说的去承受苦难?我只能羞愧地告诉您:我至今逃避我最神圣的义务,是因为……因为我……太胆怯、太软弱,太不诚实。我是个卑微的、毫无价值的罪人……上帝至今没有赐予我力量,去做这件刻不容缓的事。陌生的年轻人,您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良心。我知道,应该做的事情我连千分之一也没有做。我羞愧地承认,放弃这奢侈而可耻的生活早就应该是我这个罪人的义务。正像您所说,应该完全像个朝圣者一样走上大街,而我除了在灵魂深处感到羞愧并屈服于自己的卑鄙之外,无法行动。(两名学生惊愕地向后退了一步。片刻之后,托尔斯泰继续用更轻的声音说)但或许……或许我依旧承受折磨,或许正因为我不够坚强,不够诚实,无法将我的言辞付诸行动才承受折磨。或许我的良心受到的谴责比肉体上受到的严酷折磨更让我痛苦,或许这正是上帝为我特制的十字架。我在这个家所受的折磨比在监狱中戴着手铐脚镣受到的折磨更为痛苦……但您说得对,这种痛苦毫无意义,因为这只是我个人的苦难,而我却过于自负地因此沾沾自喜。
托尔斯泰:不,不,恰恰相反。我感谢您!那些捶打、撼动我们良心的人,总是给我们带来益处。(一阵沉默。托尔斯泰再次平静地说)你们还有别的问题要问我吗?
托尔斯泰(严肃地看着他,斟酌着):请以我的名义告诉您的朋友们:我爱你们,敬重你们,俄国的青年人,因为你们如此强烈地同情你们弟兄的苦难,甚至为了改变他们的命运而甘愿献出生命。(说着,他的语气变得生硬,严厉而不留情面)但其他方面,我无法赞同你们。只要你们拒绝对所有人付出同等的兄弟般的爱,我就拒绝站在你们一边。
(两名学生沉默了。之后大学生乙坚定地走到他面前,非常严厉)
大学生乙:我们感谢您接待了我们,感谢您的坦率。我绝不会再次站在您面前——请您也允许我这个微不足道的人在告别时开诚布公地跟您说一句。列夫·托尔斯泰,如果您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光靠爱就能改善的话,您就错了:这可能适合富人和那些无忧无虑的人。但那些从童年起就忍受饥饿,一生都在老爷们的强权下受苦受难的人,已经厌倦了继续等待从天而降的博爱,他们宁愿相信自己的拳头。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在您临死前,我会对您说:这个世界将被血洗。不仅仅是那些老爷,还有他们的孩子,都将被碎尸万段,以免他们继续在人间造孽。但愿您不必成为您的过错的目击者——我衷心祝福您!愿上帝能让您在平静中死去!
(托尔斯泰被这位热血青年的激烈情绪怔住,他感到极为吃惊。接着,他震静下来,上前一步,轻声对他说)
托尔斯泰:我尤其感谢您最后这番话。您对我的祝福正是我三十年来的渴望——在上帝和众人的安宁中死去。
托尔斯泰(急切地):给我找把刀,马上。一把刀或一把剪子……(秘书目光惊诧地从写字台上拿起一把裁纸刀递给他。托尔斯泰一边紧张地用刀将椅子上的破洞划开,一边不时地担心门是否锁好。之后,他双手不安地伸进露出马鬃的裂口摸索着,直至掏出了一个封口的信封)这儿哪——不是吗?……多可笑,就像一部蹩脚的法国通俗小说一样可笑和不可思议……简直是莫大的屈辱……我一个八十三岁的头脑清醒的人,在自己家里,不得不把我最重要的文件藏起来,因为我的东西都要被搜查,因为有人背着我偷看我写下的每句话,每个秘密!多么羞耻,在这个家里,我的生活就像在地狱,多么虚伪!(渐渐平静,拆开信,读给萨沙)十三年前,我写了这封信。当时,我想离开你的母亲和这个令人痛苦的家。这封信是和你们的告别信,但是我一直没有告别的勇气。(信在他颤抖的手中沙沙作响,他轻声念着,就像念给自己)……“这样的生活我无法忍受下去。十六年来,我一面与你们抗争,一面又必须唤醒你们。我决定去做我早该去做的事,离开你们……如果我公然这样做,你们必然会痛苦。或许我也会心软,无法履行我必须去履行的决定。那么请原谅我,我求你们,如果我的出走给你们带来痛苦,尤其是你,索菲亚,请你发发善心,忘记我,不要再找我,不要怨恨我,也不要责备我。”(深深地叹气)哎,十三年过去了。我又折磨了自己十三年。这封信上的每句话都是我今天要说的,而我依然胆怯而软弱。我依然没有,依然没有出走,依然在等待,不知道在等待什么。我一直很清醒,却总是犯错。我总是太软弱,总是缺乏违背她的意志!我就像个害怕老师的小学生藏起一本肮脏的书一样藏起这封信。我当时曾经在遗书中请她将我的全部著作遗产捐献给全人类,但为了家庭的安宁,我还是将这份遗嘱交到她手上,尽管我的良心一直不得安宁。
无所作为无非是为了掩饰我灵魂的胆怯。人必须诚实而清醒,在我这个垂垂老矣的年纪,非如此不可。
托尔斯泰(悲伤地叹气):不停地伪装、掩饰实在可怕。一个要诚实地面对世界,面对上帝,面对自己的人却无法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不,不能这样生活,不能这样生活!
托尔斯泰(转向她,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他语气缓慢地说着只有室内的另外两个人才听得懂的话):是啊,你说得对,我总是磨磨蹭蹭。但最重要的不过是,赶紧用剩下的时间做正当的事。
第二场
托尔斯泰:不,我根本不累。人只有在举棋不定,无从把握的时候才感到疲惫。只要去行动就能获得解放,哪怕做得不好也比无所作为强。(他在房中踱步)我并不知道我今天做得是否正确,我必须拷问自己的良心。把我的著作还给大众,这让我的灵魂感到宽慰,但是我想,我不该偷偷摸摸,而应当带着信心和勇气当众公开地写这份遗嘱。或许我做得不够恰当,为真理而做的事应该正大光明——但感谢上帝,这件事已经完成。我的生活又前进了一步,又一步接近了死亡。现在只剩下最后的,也是最难的一件事:赶紧像野兽一样爬回丛莽。如果在这个家里死去,我的死会像我的生一样不诚实。我已经八十三岁了,依然没有找到完全摆脱世俗的力量,说不定我错过了最佳时机。
托尔斯泰:不,弗拉基米尔·格奥尔格维奇,根本不会好。你难道没听过那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农民给我讲过,耶稣为何不让人预知死亡。从前,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死期。耶稣有一次降临人间的时候,发现农民们并不耕种,而是生活得如同罪人一般。于是他谴责其中一个农民的倦怠,但那人却嘟囔说:如果他看不到收获,又为何播种。基督这时知道,人类能预知自己的死期,于是不再让他们知道。从此以后,农民们不得不耕种田地直到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天,就像他们能永生一样。这样是对的。通过劳作,人们获得永恒。正像我今天还在耕种我每天要耕种的田地(他望向他的日记本)。
托尔斯泰:索菲亚,行行好。我求你不要激动。来,坐下,我们安静地谈谈——就像在许久以前,我们刚刚开始我们的生活时那样——你想想,索菲亚,我们能好言好语的日子所剩无几了!(伯爵夫人不安地环视了四周,颤抖地坐下)你看,索菲亚,我需要这个人——可能我需要他只是因为我在信仰上的软弱。因为,索菲亚,我并不像我期望的那么坚强。尽管每天我都能证实,世界上的各个角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追随我的信仰,但你知道,我们世俗的心总是需要切实的保障,至少要从身边的一个人身上得到那种看得见的,感觉得到的爱。或许圣人们无须帮助就能在他们的斗室内坚振,没有见证人也不会丧失勇气和信念,但是你看,索菲亚,我不是圣人——我只是个软弱而衰微的老人。所以我需要有人在身边分享我的信仰,而信仰,已经是我孤寂的晚年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了。我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如果你,我四十八年来怀着感激的心情尊敬的人,你能和我拥有共同的信仰。但是索菲亚,你从不这样认为。我灵魂中珍视的东西你从不珍爱。而我甚至担心,你仇视我的信仰。(伯爵夫人为之一振)不,索菲亚,不要误解我,我并不是在抱怨你。你给了我你能给予的一切,给了我一个世界,给予我母爱和关怀。我怎能要求你为了你灵魂中并不具备的信仰而做出牺牲。我怎能因为你不能分担我最深处的思想而怪罪你——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他的终极思想始终是他与他的上帝之间的秘密。但是你看,现在终于有一个人来,来到我家,他从前独自在西伯利亚为他的信仰受难,现在他来分享我的信仰,成为我的助手,我亲爱的客人。他帮助我,赞同我的内心世界——你为什么容不下这样一个人呢?
托尔斯泰(特别温柔):听着,索菲亚,这正是我要和你说的:那些我们无法彼此理解的时刻,正是我们需要仰仗爱的力量彼此信赖的时刻。对人如此,对上帝也是如此。难道你真的认为,我狂妄到不分是非?不,我只是相信,我该去践行那些痛苦地折磨我的事。做这些事不会对上帝,对人类毫无意义和价值。所以请你试着去相信那些你无法理解我的地方,索菲亚,请至少相信我追求正义的意志。这样一切都会再次好起来。
第三场
托尔斯泰(再次站住):我不知道……我累了,你说得对,四肢发沉,我累极了,但我似乎还在期待什么……就像一个困倦的人却无法入睡,因为他还想着些即将来临的好事,他不想再睡梦中失去……奇特的是我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可能这就是濒死的感觉……你们知道,多年来我一直害怕死亡,怕我不能死在自己的床上,怕我像个野兽般号叫着逃走。现在,在这间房间,死神或许正在等我。而我却毫无恐惧地迎向他。
站长:请您原谅我这个头脑简单的人。我感到困惑,不能理解。上帝为什么给列夫·托尔斯泰那么多苦难,他甚至要离家出走,甚至要死在我这张不体面的破床上……人们,俄国人怎么能去打扰一个如此神圣的灵魂,难道他们不能不这样对待他,如果他们敬重他,爱戴他……
杜杉:恰恰是那些爱他的人经常插在他和他的使命之间。他必须因为最亲近的人而出走。但他走得正是时候:这样死去,成就并圣化了他的一生。
站长:可是……我的心不能也不愿意理解。这个人,这个我们俄国大地上的国宝,为我们受苦,而我们却逍遥自在地消耗生命……我们该为自己的生命感到羞愧……
杜杉:请您不必为他难过,善良的好人:最后这萧索而低微的命运无损于他的伟大。假如列夫·托尔斯泰不为他人受苦,今天他就不会属于全人类。
征战南极
征服地球
然而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谜团仍在众目睽睽之下守护着她娇羞的容颜。地球那被撕咬和折磨的身躯上仍有两个极小的点,在回避着人类的贪得无厌。南极和北极,这两个看似空洞而毫无感性的地方是地球的脊梁。千百年来,地球以此为轴旋转着,并保护着这两块净地不被亵渎。在这最后的秘密之地,它铸造冰雪,以永恒的冬季为守卫神来抵御贪婪。严寒和风暴的围墙骄傲而凶悍地守护着入口,恐怖和危险以死亡为威胁吓走那些冒险家。人类尚未有幸瞧见这一封闭区域的面貌,甚至连太阳也只能仓促地瞥上一眼。
但年轻的二十世纪已迫不及待地伸出它的双手。它在实验室中研制新武器,发明新式盔甲抵御危险。一切阻力都只会激起它更多的贪欲。它要了解一切真相。二十世纪想在最初的十年,就拥有之前所有世纪尚未企及的一切成就。个人的勇气与民族间的对抗携手。人们不再只身夺取极点,而是争取最先在无人涉足的区域让本国的旗帜高高飘扬:各个种族的十字军和人民开始征服伴随渴望而越发神圣的土地。地球的各个大陆都发起了新的冲击。人类已不能再等待。他们知道,极地是人类生存空间内最后的秘密之地。“佩利号”和“库克号”从美洲驶往北极,另有两艘船,一艘由挪威人阿蒙森指挥,另一艘由英国人斯科特舰长率队,驶向南极。
斯科特
人们完全能在斯科特行动之前就感受到他顽强的意志。他要完成沙克尔顿已经开创的事业。斯科特组建了一支探险队,却没有充足的资金,但这难不倒他。他捐出了自己的个人财产,并因为相信能够成功而借了贷。他年轻的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可他毫不犹豫,像赫克托耳一样离开了自己的安德洛马克。他很快找到了朋友和同盟。尘世间任何事情也无法动摇他的意志。一艘奇特的“新大陆号”会将他们带到冰海的边境。这艘船的奇特,在于它拥有双重装备。它的一半,是装满活着动物的诺亚方舟,另一半则是一间满载上千件仪器和上千本书籍的现代实验室。因为一个人肉体和精神上所需要的一切,都要被带到那个荒无人烟的世界中去。在这艘船上,原始人的简陋工具、兽皮、毛皮大衣和活的动物,与新时代复杂精量的装备结合在一起。而整个探险队的双重性格也像这艘船一样精彩纷呈。一次冒险,却像一桩生意般经过精密的盘算;一次大胆的行动,却极为小心谨慎地精心筹划了每一个细节,以应对防不胜防的意外。
极地世界
在那昏暗的季节,每个人都忙着自己分内的工作,一种巧妙的体系将个人的研究成果变为集体的认知。因为这三十个人每晚都各自作出报告,在充满冰排和严寒的北极交流研讨。每个人都试图将个人的学科知识传授他人,并在互换知识中完善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每位成员的专业化研究非但不会令他们傲慢,反而会使他们寻求相互间的理解。三十人在一个原始而永远孤寂的世界中交换着二十世纪的最新成就。在这些成就中,他们不仅体察着时间世界的每个小时,还感受着它的分分秒秒。令人激动的是,这些严肃的人还兴致勃勃地庆祝了圣诞节,出版了一份诙谐的《南极时报》。这份幽默的报纸专门报道一些小趣事:一头鲸鱼浮出水面,一匹小矮马摔了一跤。而那些非凡的大事,比如灿烂的极光、可怕的严寒和无边的寂寞倒成了司空见惯之事。
进军南极
情况越来越危急。气候依旧严酷。有时他们只能走三十公里,而不再是四十公里。自从他们知道,在这个孤寂的世界上,仍有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在从另一侧向目标挺进,每天的时间就变得格外珍贵。每件小事都可能酿成大祸。一条狗跑了,一匹马不想进食——所有这一切都令人惶恐,因为在荒无人烟之地,一切都变得极其珍贵,尤其是活物,更是无价之宝,不可复来。或许在一匹矮马的四蹄上系着不朽的功名,而风暴和乌云则会摧毁一项永恒的事业。与此同时,团队成员的健康状况也开始出现问题,一些人患了雪盲症,另一些人则四肢出现冻伤。矮种马因草料不断递减而越来越虚弱,终于在临近比尔德莫尔冰川时全部倒下。现在最令人伤心的任务是将这些两年来和队员们在孤寂中共同生活的朋友,这些忠诚的动物杀掉。队员们能叫出每一匹马的名字,也曾上百次温柔地爱抚它们。他们管这片伤心地叫“屠宰场”。探险队中的部分成员准备在这块血腥之地撤退返回,另一部分人则准备做最后的冲刺,越过险恶的比尔德莫尔冰川,这面只有人类意志的激情火焰才能冲破的南极用以保护自己的危险冰墙。
1月16日
他们最后的怀疑很快就被确凿的事实打消:雪橇板上拴着一面黑旗,周围是陌生的帐篷、雪橇和狗的残迹。阿蒙森到过这里。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大事已经发生。千年来人迹未至的地球极点,乃至从地球存在伊始就从未被世人亲眼所见的极点,却在这千年来分子般的瞬间,十五天内被两次发现。而他们是第二批发现者。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迟到了一个月——对人类来说,第一意味着全部,而第二却意味着全无。一切努力付之东流,一切经受的困苦都显得可笑,几周、几个月、几年以来的希望都显得癫狂。“所有的艰辛,所有的忍耐,所有经受的折磨都为了什么?”斯科特在日记中写道,“只是为了现在这个已经破碎的梦。”泪水从他们眼眶中涌出。尽管他们已筋疲力尽,但那天晚上,他们还是无法入眠。就像被判刑的囚徒,他们烦闷绝望地踏上奔赴极点的最后征程,本来他们以为可以欢呼着占领它。他们谁也没有试图安慰他人,只是沉默地继续蹒跚前行。1月18日,斯科特舰长和他的四位伙伴抵达南极。这里的一切在他眼中不再迷人,因为不再是第一批抵达这里的人,他呆滞而忧伤地看着这片伤心地。“这里没有任何可看之物,什么也没有。和近日所见难看透顶的单调景象毫无差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对南极所做的全部描述。他们发现的唯一特殊的东西不是来自大自然,而是来自对手:阿蒙森帐篷上的挪威国旗,它放肆而喜悦地飘扬在人类夺取的堡垒上。一封征服者的信正等待着陌生的第二批抵达者,并请求他们将它寄给挪威国王哈肯。斯科特拿起这封信,并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任务:在全世界面前,像热情地对待自己的事业一样,为一个陌生人的事业做见证。
殉难
归途险情倍增。他们在去往极点的路上只要罗盘针相伴,而现在,他们除了罗盘针,还必须在返程路上注意不能遗失自己的足迹。历时数周,不能迷失一次,否则他们将偏离存放食物、衣服和几加仑煤油的浓缩热能的补给站。当暴风雪遮住他们的视线时,每走一步,他们都深感不安,因为每次偏离都意味着走向死亡。同时,他们的肉体已失去了最初来自充足食物的能量和来自南极之家的温暖,不再精力充沛。接着,意志力也在他们胸中涣散。超越凡尘的希望,满载全人类的好奇心和渴念,曾推动他们前进;创建不朽事业的意识,曾令他们聚集了英雄般超人的能量。现在它们不复存在,只剩下为了保全肉身,保全尘世间的生命,为了毫无荣耀地归家的奋力挣扎。或许在他们内心深处,害怕回家更甚于盼望回家。
奥茨突然站起身来。“我要出去走走。”他对朋友们说,“可能要在外面逗留一会。”于是其他人开始颤抖。每个人都知道他的话意味着什么。但他们都没有说任何阻拦他的话,也没人伸手同他握别。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到,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尉,劳伦斯·奥茨,即将像一位英雄般走向死亡。
现在只剩下三个疲惫不堪的人,吃力地拖着双脚,艰难地穿过钢铁般坚硬的广袤雪野。他们已全无力气,濒临绝望,只剩下求生的本能在推动他们前行。气候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每到一处补给站都更增添了他们的绝望,油太少,热量太低。3月21日,距离下一个补给站还有二十公里,但杀气腾腾的风暴却让他们无法离开帐篷。每天夜里,他们都盼望着明天能抵达目的地,而到了第二天,除了吃光了粮食,用尽了燃料,温度计显示的零下四十度也让他们最后的希望落空。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他们只有两种选择,冻死或者饿死。这三个人在一片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中的一间小帐篷内与不可避免的死亡奋战了八天,3月29日,他们知道,不会再有任何奇迹降临在他们身上。于是他们决定,不再迎接厄运,而是像忍受一切不幸一样,自豪地忍受死亡。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没有以任何一丝哀叹,向世界泄露他们最后的痛苦。
遗书
这些书信十分感人。即便出自一个濒死之人的手,也不见任何凄凄戚戚,就像这些信中渗透了这片无人居住的天空下那清冽的空气。信虽是写与某人,却是向全人类诉说。他虽然写给了一个时代,却是向着永恒表达。
他写给他的妻子。提醒她照顾好他最宝贵的遗赠,他们的儿子。他叮嘱她,最重要的是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在成就了一番世界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后,他竟如此坦白道:“我必须强迫自己有所作为,你知道,我总是过于懒散。”在临终前,他仍对自己的决定感到自豪,而并未抱怨。“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该怎么和你说呢?它不知比坐在舒适的家中要好多少!”
斯科特上校的日记一直写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记到他手指僵硬,记到笔从他手中脱落。他希望人们能从他的尸体旁找到这些日记,来证明他本人和英国人的勇气。正是这种希望,支撑他超人般的毅力,将日记写完。最后,他还用颤抖僵硬的手指记下了他的遗愿:“请将这本日记交给我的妻子!”但紧接着,他又残忍而坚决地将“我的妻子”几个字划去,并补充了可怕的字眼“我的遗孀”。
回响
然而不!他们的事业不可思议地奇迹般地复活了:新时代的科技世界创造了这一辉煌的奇迹!朋友们将底片和胶卷带回家,一幅幅画面从化学试剂中显现。人们再次看到了行军途中的斯科特和他的伙伴们,看到除了另一个人,阿蒙森之外,只有他们才见到的极地风光。斯科特的话语和信件通过电缆传向为之赞叹的全世界。国家主教堂内,国王跪下身来为英雄的亡灵哀悼。看上去徒劳无功的事业再次结出硕果,遗憾的事业变为向人类的大声疾呼:将力量集中起来吧,挑战那些尚未抵达的目的地。伟大的对决中,英雄虽死犹生,失败中的意志崛起,直抵无限高峰。因为偶然的成功和轻易的胜利只能点燃人的虚荣之心,却不能获得一个人在与不可战胜的强大命运的搏击中,因为覆灭而升华的高尚心灵。这类一切时代,一切悲剧中最伟大的杰作,时常刻画于诗人笔下又千百次地在生活中诞生。
封闭的列车
世界大战期间发射了数百万枚具有毁灭性威力的炮弹。这些由工程师们发明的炮弹力量巨大,射程极远。但在近代史上,却没有哪一颗炮弹能像这列火车一般影响深远,性命攸关。此刻,它正载着二十世纪最危险、最坚决的革命者们驶过瑞士边境,穿越德国,前往彼得堡,并将在那里摧毁时代的秩序。这枚非凡的炮弹此刻正停靠在戈特马丁根站台。二等和三等车厢内分别坐着妇孺和男人们。地板上用一条粉笔线区分了俄国人和两名陪同这些活体炸药的德国军官的领地。列车径直穿过黑夜,只在法兰克福站时突然跑来几个德国士兵,他们听说列车上有俄国革命者,还有几个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士企图和这些旅行者攀谈,但都被拒绝上车。列宁深知,在德国的土地上,他哪怕只跟一个德国人说上一句话,也会为自己招来嫌疑。到了瑞典后,他们受到热烈欢迎。他们扑向瑞典人的早餐桌,眼前的黄油和面包简直就像不可思议的奇迹。之后,列宁买了几件衣服和一双新鞋,换下了他沉重的矿工鞋。现在终于到了俄国边境。
西塞罗
一个英明智慧却不够勇敢的人,如若遇到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最聪明的做法莫过于回避此人,不动声色地静候转机,直至前路不修自平。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罗马帝国的首位人文主义者、伟大的雄辩家、法律捍卫者,三十年来致力于效忠法律,维护共和国的利益。他的演讲被载入史册,文献成为拉丁语的基石。他怒斥叛乱者卡提利纳,揭露贪赃枉法的维尔列斯,抵制常胜将军们日益肆虐的独断专行。他的著作《论共和国》成为他所处时代中理想政体的道德法典。然而,强大的对手出现了。尤利乌斯·恺撒,这个西塞罗曾作为德高望重的长者毫无顾虑提携过的人,现在一夜间率领他的高卢军团成了意大利的主人。
西塞罗也曾徒劳地试图号召最后的自由捍卫者们抵抗暴政,但事实再次证明,罗马军团比言辞更强大。智勇双全的恺撒获得了彻底的胜利。假如恺撒像大部分独裁者一样报复心强烈,他可能会在凯旋后随手将固执的法律捍卫者西塞罗除掉,或至少将他驱逐出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但相比一切军事上的胜利而言,恺撒更看重自己的慷慨大度。他不带任何羞辱意图地饶过西塞罗这位手下败将一命,唯一的要求是他必须撤离唯独属于他恺撒的政治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其他人只能扮演沉默而顺服的角色。
年过六旬的西塞罗在那个年代有限的空间中经历了太多尔虞我诈。他曾以坚韧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平步青云,斩获所有对一个外省人来说毫无机会,只能羡慕的唯独属于世袭权贵们的官职和荣耀。在公众中,他曾得到自上而下的厚爱。战胜卡提利纳后,他在元老院中的地位节节攀升,民众为他戴上花冠,他也被罗马的元老院荣称为“国父”。而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一夜间流亡,被同一个元老院问责,被同一群民众背弃。他失去了职务,失去了他辛劳赢得的荣耀。他曾在法庭上、在论坛上雄辩。他曾是军人,在战场上指挥罗马军团。他曾是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管理行政省。数百万塞斯特斯经由他的手进账,再被他全部花光。他曾拥有帕拉丁山上最美的宅邸,又亲眼看着它变成废墟,被敌人焚毁成瓦砾。他曾撰写过重要的论文,作过堪称经典的演讲。他曾有过子女,又失去了子女。他曾勇敢,也曾软弱。曾经一意孤行,也曾卑躬屈膝。许多人赞赏他,许多人仇恨他。他性情易变,时而不堪一击,时而又光彩照人。总之,在那个时代,他是个极富魅力又令人恼怒的人物。从马略到恺撒,四十年风云变幻间的所有事件都与他不可分割地休戚相关。没有人能像西塞罗一样经历时代的风暴,世界的历史。只有一件事,一件最重要的事,他还无暇顾及,那就是回顾他自己的一生。为了追求功名,这个忙碌的人从来都没有时间安静地深思,并总结他的知识与思想。
作为天生的文人,他只是不经意地从书籍的世界陷入了政治世界的沼泽。现在,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要试图遵循他的年龄,依照他内心的爱好明智地安排生活。
如此看来,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终于在他六十岁时回归了自我。他更多是一位哲学家,而不再是煽动者,是作家而不再是雄辩家;他是自己悠闲的主人,而不再是繁忙的人民公仆。他不再在广场上对峙那些被收买的法官,而是在他的著作《演说家》中为后辈阐明演说艺术的真谛。同时,他还在他的著作《论老年》中自我激励道,“一位真正的智者应当在晚年学会听天由命”。他那些最优美、最和悦的书信也来自这段宁静的岁月。纵然在他遭遇巨大的打击,他心爱的女儿图利娅过世时,他仍能以哲学的艺术抚慰自己:他写出了《论慰藉》,一篇迄今仍安慰着千万和他经历同样不幸的人们的随笔。这位昔日繁忙的雄辩家变成了一位伟大的作家。后人将这一切归功于他的流亡。在这安静的三年中,他为后世留下的遗著多于过去献身于国事所荒废的三十年。
他过着哲学家的生活。每天从罗马传来的消息和信函几乎很少引起他的注意。他不再属于恺撒独裁的罗马帝国,而是成为了精神王国永恒的公民。这位人间的法律导师终于明白了每一位献身于公众事业的人都必将明白的苦涩奥秘,一个人无法长久捍卫公众的自由,一个人只能捍卫其内心的自由。
然而历史不断上演着这样的悲剧:智者们往往因为内心肩负着巨大的责任,而在重要时刻优柔寡断。这种内心的矛盾冲突不断表现在拥有智慧和创造性的人身上:他们比别人更能认清时代的蠢行,他们亦卷入时代浪潮,亦会在狂热的激情中投身到政治斗争中;同时,他们又会踌躇于以暴制暴的行径。而这种犹疑和顾虑恰恰在那些要求他们铤而走险的时刻令他们丧失了行动力量。西塞罗在最初的热忱之后,清醒地观望着危险的局势。他观望着那些昨天还被他视为英雄的谋反者,发现他们不过是些无胆无识、缩手缩脚之人。他观望着民众,看到他们早已不再是古老的罗马民族英勇的子民,他曾梦想的英雄民众,而是一群只贪图利益和享乐,只想满足口腹之欲的堕落的乌合之众。头一天他们还向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这两个凶手欢呼,第二天就转向号召他们报仇的安东尼,而第三天,他们又拥护让人击倒恺撒雕像的多拉贝拉。西塞罗心里明白,在这座腐朽的城池中,不会再有人真诚地献身于自由的事业。所有人都追逐权力或追逐他们自身的安逸:除掉恺撒并不会妨碍他们因为贪图恺撒的财富、军团和权力去献媚、投机和互相争执。他们只会为自己,而不会为神圣的罗马人的事业谋利。
在《论义务》这部著作中,西塞罗向儿子阐明的关于个人和国家关系的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并非首创和原创。它结合了他阅读经验中学到的知识:即便是一位雄辩家也不会到了六十岁突然成为诗人,编撰家突然成为地道的原创作家。然而这部著作中的观点,却因为西塞罗那忧伤和怨愤的笔触而焕发出新的激情。在流血的内战中,在权贵们和亡命徒们为了权力而斗争的年代,这位真正具备人性的思想家再次做起一个永恒的梦来——就像在这样的年代总有人会做梦一样,他梦想以合乎道德的知识和妥协获得一个和平的世界。正义和法律应当成为国家的基石。不是那些蛊惑民心的暴君,而是内心正直的人应当得到权力,以保证国家的正义。没有任何人可以试图将他个人的意志,他的专制强加到人民头上。每个人都有义务拒绝服从试图夺权的野心家。作为坚强不屈的独立思想家,西塞罗拒绝和任何独裁者结盟或为其服务。
正如所有人文主义者都赞颂中庸一样,西塞罗要求社会对立阶层和谐共处。罗马既不需要苏拉和恺撒,也不需要格拉古兄弟。独裁很危险,革命者同样危险。
西塞罗的许多观点都能在柏拉图对城邦的愿景中发现,也能在让-雅克·卢梭和所有理想主义乌托邦哲学家的著作中读到。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这部著作却超越了时代,在公元前半个世纪就首次以文字表达了一种全新的情感,即博爱的情感。在那个野蛮残暴的年代,在那个恺撒在占领一座城池后要砍下两千俘虏的双手的年代,在那个行刑、角斗、钉十字架,大肆杀戮司空见惯的年代,唯有西塞罗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的滥用。他谴责战争是一种兽行。他谴责自己民族的黩武主义和疯狂扩张,以及对外省的剥削。西塞罗盼望着以文化和习俗而非通过武力将其他国家融入罗马共和国。他极力反对将城市洗劫一空,甚至要求善待那些没有权利的人中最没有权利的奴隶。这在当时的罗马真是一个荒谬的要求!以先知的视野,他预见了罗马因为它迅速获取的胜利以及它只运用武力这种不健康的征服方式征服了世界而必将衰亡。苏拉挑起的国家战争的唯一目的是掠夺。正义已在国家内部消逝。一向如此,当一个民族以武力剥夺其他民族的自由时,这个民族就会在其他民族的秘密膺惩中失去它在孤寂中拥有的不可思议的力量。
出于一种真实的直觉,他们如同历来渴望权力的政治家一样,知道在尚未掌权时,需要寻找一位思想家作为自己的智囊,而一旦事成之后,他们就会轻蔑地将这位思想家踢到一旁。假如西塞罗仍是从前那位雄心勃勃的政治家,他很可能会受此诱惑。
但现在,西塞罗却出于两种时常难于区分的心态:一半厌倦,一半明智而并未上当。他知道,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唯一要紧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完成他的著作,梳理自己的人生和思想。就像奥德修斯的内心拒绝听到塞壬的歌声一样,西塞罗拒绝了掌权者诱惑的呼唤。他既不遵从安东尼或屋大维,也不遵从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即便是来自元老院和他朋友们的请求,他也避而不闻。他继续写作。他明白,言辞中的他比行动中的他更加强大;他独自一人时,比和那些党群在一起时更为智慧。他不断地写着他的书,同时他也预感到,这部著作将是他献给尘世的遗言。
元老院的元老们,集会的民众们都惊诧地聆听着西塞罗的《反腓力辞》。或许有人已经预感到,这将是未来几个世纪中最后的公开广场演讲。不久之后,在这里,人们只能像奴隶一样,向着罗马皇帝们的大理石雕像鞠躬致敬。在恺撒们的国度中,只有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和告密者可以别有用心地交头接耳,而绝不再允许自由的言辞当众宣讲。听者们感到一阵阵战栗:一半是出于恐惧,一半是出于对这位老人的钦佩。这位带着不惧死亡的勇气,带着内心绝望的勇气的老人,独自一人,捍卫着精神独立和共和国法律。他们迟疑着赞同他。然而即便是演说的熊熊烈焰也无法燃烧如同朽木一般的罗马人的豪情。就在这位孤寂的理想主义者在广场上鼓舞众人为自由而献身时,几位罗马军团的将领却在肆无忌惮地背着他缔结罗马历史上最耻辱的协约。
最后的这几个月,西塞罗从一个农庄躲到另一个农庄,一旦面临危险,就再次逃亡,却从未彻底逃脱。就像卧床的发烧病人辗转反侧,西塞罗不时变换着藏身之处,却始终没有完全下定决心,是该去迎接自己的命运,还是该逃避自己的命运。他仿佛正在下意识地以这种静候死亡的方式,践行他在《论老年》中写下的生活准则:“老年人既不该寻求死亡,也不该延缓死亡。他应当在死亡来临时欣然接受。对于智者而言,死亡并不悲哀。”怀着这样的心思,已经在去往西西里路上的西塞罗命令他的手下掉头驶回遍布敌人的意大利。他们回到卡伊埃塔,即今天的加埃塔登陆,那里有一座他的小庄园。他已心力交瘁,不仅是身体和精神上的疲惫,他已对生活感到厌倦。一种对死亡的和尘世的秘密乡愁侵袭着他。
第二天,一派卑劣的景象等待着罗马民众。在西塞罗曾经作过不朽演说的演讲台上,悬挂着这位最后的自由捍卫者的头颅。一根粗大生锈的铁钉穿过这颗曾经充满思想的头颅。他苍白的嘴唇,宣讲过拉丁语的最优美的铿锵之辞,苦涩而僵硬。他六十多年来守望着共和国的双眼紧闭着,眼睑发青。他那双曾经撰写过这个时代最华丽的书信的双手无力地伸摊着。然而,在这个演讲台上,任何反对残暴、反对强权、反对践踏法律的演说家的控诉,都比不上这颗沉默的被谋杀者的头颅,对永远不义的暴力的控诉更为意义深远:惊恐的民众拥堵在被亵渎的讲台周围,沮丧、羞愧,瑟缩到一侧。没有人敢于驳斥——这就是独裁!然而他们的心却在压抑地抽搐,在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共和国的这一悲惨画面前,战栗地垂下眼帘。
威尔逊的失败
威尔逊无法抵御这样的呼应。他在美国的朋友们劝阻他不要亲自出席巴黎和会。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他有义务留在本国,宁可远程领导谈判。但伍德罗·威尔逊不能被说服,因为对他来说,即便是合众国总统这样的最高职务也不能和他要去完成的使命相提并论。他不是要为一个国家、一片大洲服务,他要为全人类服务。他不仅要为此刻,亦要为更好的未来效力。他不愿目光短浅地仅仅代表美国的利益,而是以全人类的共同益处为出发点。因为“利益的博弈不会凝聚人类,只会离间人类”。他认为他必须谨慎地守望,以免军事家和外交家们再次掀起狂热的民族情绪。对于这些凶险的职业来说,人类的和解就是他们的丧钟。他必须亲自担当担保人,以迫使和会代表的言辞出于人民的意志而非出于领袖的意志。而这次和会,这次人类最终的最彻底的一次和会上所有的发言,都应当开诚布公地在世界面前宣讲。
信仰赋予这位领袖和教师一种拯救罪孽深重的人类的使命。基督教殉道者和被视为异端的教徒们,为了信仰宁愿遭受火刑也不愿背弃《圣经》的执着始终影响着他。对于他这样一位学者和民主主义者来说,“人性”“人类”“自由”“和平”“人权”这些概念绝非冰冷的字眼。它们对他的父辈来说是福音,对他来说亦不是思想或抽象的概念,而是像他的祖先捍卫基督信仰一样,要去逐字逐句捍卫的宗教信条。他已为此斗争多时,而这一次,正如他眼前的欧洲大陆已愈发明朗一样,他感到这一次的斗争将是决定性的斗争。“无论我们达成一致,还是出现分歧,我们都要为新秩序而奋斗。”他这样想着,不由绷紧了浑身的力量。
不幸的是这些指责不无道理。时间在欧洲民众和在为了未来的世世代代做打算的威尔逊眼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度量方式。对于实现威尔逊的千秋大梦来说,四五个月并不算长。但这几个月却足以让东欧各路来路不明的势力组成的志愿军四处征战,占领领土。接壤区域混乱不堪,边境城市不知归谁所属。停战四个月后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代表团仍无人接待。边界尚未划清使得民众焦虑不安。政治局势转变的征兆清晰表明,明天是匈牙利,后天就是德国,他们都会出于绝望,将自己托付给布尔什维克。外交官们急迫地要见到结果,要见到一纸合约,无论是否公正,先要扫清阻碍签订合约路上的一切障碍:而第一个障碍就是不幸的国际联盟盟约!
决定性的时刻到了。这一刻,伍德罗·威尔逊依旧意志坚决。绝不妥协,绝不迁就。不要强制的和平,而要公正的和平。法国人不得兼并萨尔,意大利人也不能兼并阜姆。不能分裂土耳其,亦不能拿各民族的利益做交易。正义重于强权,理想重于现实,未来重于当下。正义必须一往无前,哪怕世界为之毁灭。这一刻是威尔逊的伟大时刻,是威尔逊在人类历史中的伟大时刻:假如他能经受住这一刻的考验,他就能成就空前的事业,他的名字就会在那些为数不多的真正的人间同盟的内心永存。
边界磋商来回持续了八天,终于在4月15日,人类历史上暗淡的一天达成了协议。威尔逊心情沉重、良心不安地同意了克里孟梭明显淡化的军事诉求:萨尔并非永久移交法国,而是仅仅十五年归法国所有。迄今毫不妥协的局面中的第一个妥协就此诞生。第二天,巴黎各报像被施以法术般:昨天还谩骂威尔逊是和平的干扰者、世界的破坏者,今天就将他奉为最有智慧的政治家。这些赞美像谴责一般焚烧着威尔逊的灵魂。他知道,他或许拯救了和平,暂时的和平,但是以精神上的和解去缔造持久和平,去缔造唯一能拯救世界的和平的良机已经错失,或者这一事业已经前功尽弃。荒谬战胜了思想,狂热战胜了理智。世界退化到超越时代的理念成为众矢之的的地步。而他这个领袖和旗手,在这个针对他本人的决定性战役中已经彻底失败。
在决定命运的时刻,威尔逊的选择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谁能评说?至少在这一无法挽回的历史性时刻产生了一个影响后来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决定。而这个决定的过失,我们要以热血和绝望,以我们渺小的不安来偿还。从这一天起,威尔逊的威望、力量,他在那个时代所具备的独一无二的道德权威渐渐破碎。人只要让步一次,就会不断让步。一次妥协势必导致一连串新的妥协。
欺诈招致欺诈,暴力滋生暴力。威尔逊梦想的和平,是绝对而持久的和平。而现实的和平则依旧是原先不彻底的和平,不完美的产物。因为这种和平不关照未来,不出于人道精神,并非人类理性的结晶。历史中绝无仅有的一次机遇,或许是关乎人类命运的生死攸关的时刻,悲哀地付之东流。失去神性、令人失望的世界再次陷入混乱混沌。那位归乡的、曾经要为世人带来光明的美国总统,已不再被视为救世主,而只是个疲惫患病,濒临死亡的男人。欢呼声不再陪伴他,挥舞的旗帜不再迎接他。轮船驶离欧洲海岸时,这个失败的男人转过身去。他拒绝再多看一眼我们命运多舛,千年来渴望和平统一,却从未实现的欧洲。一个人道世界的永恒梦想,消散在远方的雾霭中。